• 通知:为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就医体验,心灵彩虹诊所诊疗系统8月1日起预约及看诊功能全面迁移至“北京云博互联网医院”平台。新平台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捷,旨在为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相关内容详见公告!您可在9:00-18:00添加北京心灵彩虹微信客服:bjxlch或拨打010-62305885进行咨询,诊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大厦B座1215室,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 通知:为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就医体验,心灵彩虹诊所诊疗系统8月1日起预约及看诊功能全面迁移至“北京云博互联网医院”平台。新平台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捷,旨在为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相关内容详见公告!您可在9:00-18:00添加北京心灵彩虹微信客服:bjxlch或拨打010-62305885进行咨询,诊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大厦B座1215室,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 通知:为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就医体验,心灵彩虹诊所诊疗系统8月1日起预约及看诊功能全面迁移至“北京云博互联网医院”平台。新平台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便捷,旨在为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相关内容详见公告!您可在9:00-18:00添加北京心灵彩虹微信客服:bjxlch或拨打010-62305885进行咨询,诊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大厦B座1215室,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医生预约 心理体检

免费注册

用户名
姓名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86
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
就诊者生日
注册条款
 

密码找回

新密码设置

    北京心灵彩虹诊所知情同意书 
      为了提高我市居民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提升居民了解自我心理状态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管理与指导,促进常见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早期识别、发现和早期干预,帮助和引导居民科学疏解心理问题,有效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践行十九大精神,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了“朝阳区百家机关事业单位心理健康”项目。本项目拟通过线上心理测评工具,让居民及时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测评结果,对部分需要心理服务的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指引及心理咨询等。
进入“北京心灵彩虹诊所”心理健康测评平台进行测量,测评结束后,您可以获得一份专业的心理测评报告以及心理健康指导。根据情况还可以获得线下的免费咨询服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1、专业测评的选项无对错、好坏之分,您如实作答即可,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您的答题质量。
2、专业的心理测评报告不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也不适合把它作为您生活和工作中重大决策的唯一依据
3、本平台心理咨询服务范围以心理问题为主,严重的心理障碍,咨询师将会为您提供其他适合的转介建议。
4、在进行免费咨询服务时,需提前进行实名认证。您在预约咨询时,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您的联系方式及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前往机构进行咨询时,需要携带身份证件。
5、您在使用本平台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结果、咨询记录以及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保管,不予泄密。仅有咨询师本人及与平台签署过保密协议的工作人员可以接触到此类信息。如工作人员或咨询师中有您的熟人(例如:亲戚,朋友),都应回避参与您的个案。
6、为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使用平台期间,可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回访,届时请您根据您的真实使用感受进行反馈。
7、如发现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自杀、自伤或者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等倾向时,咨询师有权利直接联系对您及他人生命安全负责的相关人员或相关机构,以保护您或他人的生命安全;当您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调查时,我们将依据法律程序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本平台不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如果您频繁出现想要伤害自己的想法,您可以选择拨打以下求助电话,以获得心理援助服务。求助并不是弱者的行为,拨打热线电话,进行求助,给自己一个敢于面对困扰的机会,这也许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反过来讲,如果您没有利用这些资源,仍然选择将自己置于风险当中,那么所造成的后果需要您自己承担,平台将不为此负责。

 
                                                                                                                                                                                                                              北京心灵彩虹诊所
                                                         
                                                                                                                                                                                                                 


首页 科普知识 科普新闻 新闻详情

关于孤独症儿童表现、鉴别诊断、用药、崔永华大夫想对家长说……

2019-06-26 1494

关于孤独症,医生想告诉你的事

对孤独症有过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属于先天疾病,目前病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跟后天教养没有关系,之前非常著名的“冰箱母亲”理论是一种误导。

 

只要孩子有功能缺陷,就应该接受康复干预,尤其在初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主张高强度密集训练,一天5-6小时,持续2年以上。国外也有报道训练长达几十年的,只要孩子有需要就可以训练,这是一种能力的获得,你教给他(她),就有可能获得。

 

所以无法预估需要多久,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现实来综合决定。

 

 

 

1、孤独症孩子的表现都一样吗?

孤独症儿童核心问题都是一致的,比如、语言的问题、社交问题、特殊行为模式等,大多数孤独症孩子都有。

 

然而实际上,有些孤独症儿童不愿意和人交往,冲动行为不多,和外界联系较少,另外一些孤独症孩子有强烈的交往愿望,话很多,但是不懂技巧,不会和外界交流。

 

 

2、孤独症儿童用药是禁忌吗?

对于孤独症儿童,用药不是绝对的禁忌,不过,学龄前儿童还是以康复教育为主。

 

在国内,当涉及到药物治疗,一般是有共患病,比如共患有冲动攻击行为、共患严重的多动、共患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等,当共患病影响了孩子的训练,影响他的生活质量,这时需要介入药物治疗。当然,这些药物本身很难改善孤独症的核心问题,它只针对这些共患病的部分,改善情绪、行为等问题。

 

国外还会有一些实验性的药物用于孤独症,现在研究较多的例如催产素治疗,都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在临床推广。国内还有研究粪菌移植治疗,改善肠道菌群,也在研究当中。目前孤独症孩子的用药,都是为了处理共患病,其他暂时不建议用药,比如营养类药物,意义不大。

 

总的来看,随着年龄增加,共患病会越来越多,共患情绪、行为问题,同龄人都会趋于成熟,但是孤独症孩子还比较“幼稚”,产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几率增加。孩子小时候可能还不太明显,很多智力正常的孤独症儿童,可能会在小学后期或者初中因为焦虑抑郁情绪来看诊,这也是为什么大龄的孤独症儿童用药的较多。

 

但是,也有小龄用药的情况,临床中最小的吃药的孩子只有两三岁,当他们伴有明显的自伤行为,比如撞头、撕扯自己的头发、情感爆发,家长护理不了,也无法接受干预训练,这时就需要借助药物治疗。

 

注意:孩子是否需要用药,要遵从医嘱,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要盲目尝试。

 

3、智力正常的孤独症儿童和阿斯伯格症的区别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孤独症儿童的能力都比较差,能力较好的是阿斯伯格,不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虽然他们都属于谱系障碍,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一般阿斯伯格症没有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从小开始说话的时间正常;而孤独症儿童即使智商正常,也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过程,或者可能开始说话时间不晚,但是语言发展的速度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上普通孩子的语言水平。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就比较像了,而且都有社交障碍和特殊的情绪行为问题,后期反而很难分的很清楚。

4、为什么阿斯伯格症不容易被发现?

 

阿斯伯格症的发病率在1%,多数是没有被发现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智力正常,甚至有些超常,语言表达也没有问题,家长不易察觉。

 

在临床中,很多父母缺乏相关知识,以为是性格的原因,只有当孩子严重影响学业,在学校待不下去了,他(她)的特殊行为身边的人接受不了,才会因为焦虑抑郁情绪来看诊。而且主诉很少有看是阿斯伯格的,而是看心理问题、行为问题。

5、能力再差的孤独症孩子也在成长

孤独症儿童随着成长发育,也在发展,只是成长速度比别人慢。

 

孤独症儿童也有自尊,伴随着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也有看待世界的想法,当别人不接纳、不友好的时候,他有很明显的情绪,甚至比普通人更敏感,因而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某些技能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自然提升,但情绪和行为问题却可能随着年纪的增长更多,需要家长去关注。

 
 
相关内容
  1. 心理创伤2019-10-23

    心理创伤是创伤性事件造成了心理的损害。在人们经历创伤性事件时,会感到痛苦,羞愧,恐惧,绝望,无助或者麻木,如果此后这些痛苦经历仍然妨碍人们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功能时,就称之为心理创伤。

  2. 专业测评 ▏儿童行为量表(CBCL)2019-09-19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以下简称CBCL)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我国在1980年初引进,在上海及其他城市作了较广泛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我国常模的初步数据。这一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共有三种表格,即家长用的,老师用的和智龄10岁以上儿童自己做的,其中家长用的使用经验最多。本网站测验用的是家长用表。

  3. 学心理学,就能走出心理困扰?2019-08-15

    学心理学,就能走出心理困扰?这是很多想靠学心理学自救的人,常有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能。

  4. 家长课堂∣崔永华:怎样让孩子远离“抑郁”2019-08-05

    抑郁症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会扰乱社会和情感发展,这可能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学习能力下降、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和药物滥用。此外,在青少年时期抑郁的人更有可能在一生中反复抑郁。

  5. 宝宝怎样才可以实现“财务自由”?2019-07-23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财商”的概念已渐渐走进家庭教育的实践。让孩子从小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孩子相应的理财意识,对孩子智力、情绪、心理的发展和成熟都有益处,也能让今后的家庭消费更趋理性。

  6. 健康高考 | 心理专家崔永华:焦虑、失眠?八句话帮你轻松减压2019-06-01

    考场如战场,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心态是一个杠杆,好的心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加速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应试策略,让考生在高考中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真实的实力,甚至超常发挥。

  7. 北京心灵彩虹诊所专家为你讲述“中学生抑郁”那些事儿2018-12-13

    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崔永华博士
    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3.7%—54.4%,其中重度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9.68%。“中学生抑郁”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常见现象。但目前更大的一个问题是... ...

  8. 秋的“困惑”2018-09-06

    调查显示,对天气气候的变化反应最强烈的年龄段,不是儿童,也不是老年人,而是.......

  9. 应对“开学综合征”,听听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怎么说2018-09-03

    “熊孩子”终于快开学了,对于很多妈妈来说,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儿:总算要告别与精力旺盛的熊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模式, 这么多天 IQ、EQ 的火力考验总算快结束了,终于把熊孩子“横行” 的日子耗到余额不足啦!感觉马上快要“解放”了,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

  10. 康复期患者的家庭支持2018-08-02

    或许有许多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很纳闷:为什么我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犯病呢?的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患者刚出院不久病情又复发而住院了。精神病复发频繁成为困扰患者及家属的心头隐患。那么为什么精神病会如此频繁地复发,而作为患者及家属又应该如何来应对呢?

  11. 了解多动症2018-05-17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12. 孩子不停地做出怪异动作,您知道是为什么吗?2018-04-12

    在生活中,当您发现孩子有眨眼、摇头、各种肢体动作、怪异的发声,您知道为什么吗?

  13. 如何识别抑郁症2018-04-11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缺失、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可能会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幻觉和妄想等。

  14. 焦虑症,你中招了吗?2018-03-20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或其紧张不安的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协调,患者还常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